您的当前位置: 所有文章办学水平评估
4、罗湖中学十三五发展规划


2018/12/10 16:01:00 作者:管理员 阅读:505

为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关于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指导意见》的总体要求,结合深圳市、罗湖区“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任务,紧密结合罗湖中学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进一步推动学校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学校的发展基础

(一)学校概况

深圳罗湖中学位于与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河畔,创办于1986年7月,2001年由完全中学调整为现在的初级中学,是一所有着30年办学历史的“老校”。学校于2003年6月通过深圳市一级学校评估,2005年被评为广东省教育信息化实验学校, 2005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2006年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道德教育实验学校,2015年被评为深圳市智慧校园。“蓝汐文学社”被评为全国“十佳学生社团”。“土拨鼠动漫社”、“三模社团”被评为深圳市优秀科技社团。近年来,师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达1500多项,突出的办学业绩,良好的声誉赢得社会广泛好评。

学校现有教学班(32)个,在校学生(1514)人,在编教职工(106)人。

(二)学校发展优势

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师生员工的务实苦干、奋力拼搏,学校较好完成“十二五”规划。学校管理进一步加强、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愈加彰显,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办学成效得到了社会及家长的高度认可,积极、阳光、健康、向上、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发展态势已经形成。

1.地理位置优越

罗湖中学与香港一河之隔,与罗湖口岸一站之距,处于深圳市罗湖区繁华的商业中心区。有境外合作交流便利条件。校际间交流扩展到了学校管理层、教师和学生,通过深层次合作,姊妹学校双方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不仅提高了学校管理层治校水平、教师专业水平,还促进了两地学生的友谊。

2.学校管理严谨规范

罗湖中学形成了“规范化制度化”的学校管理模式。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依法治校,民主治校。曾挺宇校长领导下的学校领导班子和各级中层干部,业务结构理想,团结务实,有较强的理论素养及管理能力,整体水平较高。学校管理制度系统、完整、规范。已经形成民主和谐、求真务实、凝聚力强的团队氛围。

3.“美丽校园”改造工程基本完成

“十二五”期间,学校基本完成了新校区的改扩建工程。新校园占地21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0300平方米,可容纳36个班的教学规模,拥有艺术楼、教学楼、实验楼、行政楼、会议中心、室内篮球场、羽毛球馆、以及地下停车库。学校硬件设施大为改善,校园空间功能增大,学校育人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实现了校容校貌的整体“转型升级”。

4.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德育成为学校特色品牌

罗湖中学重视课程改革,初步构建起“智慧课程”体系,采取“智慧校园+核心课程”的两轮驱动策略,教育信息化、学生综合素质“八个一”培育的学校特色初步形成。学校为学生全面发展、特长发展创造条件,搭建广阔舞台,举办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开办43个学生社团,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学生健康、积极、阳光、向上,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中考成绩连年创新高,做到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学校德育工作成效显著,成为学校特色品牌。

学校始终坚持把德育工作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遵循少年儿童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形成的规律,建立了“立德树人,塑造灵魂”的育人体系,成功开展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每月一题”德育系列活动,有效整合学校、家庭、社区资源,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发展。

(三)面临挑战和存在的问题

罗湖中学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两大挑战,存在两大问题。

1.学校发展尚不能达到罗湖区“精品教育”的高要求

“十三五”期间,罗湖区委区政府进行了“打造精品教育”的战略部署,提出致力于通过制度重建实现罗湖教育的再出发,强力推进教育教学质量内涵式发展,加快实现罗湖精品教育的发展目标。罗湖中学在教育教学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发展保障等方面,距离达成“精致的教育”、“优质的教育”、“创新的教育”、“品牌的教育”尚有较大差距。

2.生源不足,学生流动性强

学校有85%的学生来自于外来人口家庭,流动性强;学生父母学历水平不高,职业多是小商贩、企业打工者;受城市空心化影响,生源不足,学校的发展受到限制。

3.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罗湖中学现有专任教师106人,,平均年龄43.99岁;在编教师97人,临聘教师9人;学历达标率100%;高级职称教师41人,占38.68%;一级职称教师44人,占41.51%;二级职称教师10人,占9.43%。学校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较好,但缺乏呈梯队式具有影响力的教学名师团队,资深名师数量不足,缺乏教学科研领军教师,“科研型”、“专家型”教师少,青年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特色不明显,骨干教师培养的框架、路径还有待进一步搭建与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师评价新机制尚未真正形成,为学校实现整体式跨越发展带来挑战。

4.教科研工作需大力推进

学校教科研工作虽有新起色,但未形成校本特色,对外宣传展示力度有待加强。学校课程体系需要进一步整合完善,校本课程开发有待系统规划,规范开发。学校缺少优秀教科研成果。

二、学校发展思路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罗湖区“打造精品教育”的战略部署,树立“和谐、尊重、创新、幸福”核心价值观,坚持“师生发展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坚持“人文罗湖、智慧罗湖”的办学方向,走“规范+特色”的发展之路,以“智慧校园+核心课程”两轮驱动策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育“合格+特长”的学生,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八个一”的培养目标。

(二)发展目标

1.学校发展总目标

通过五年努力,把罗湖中学建设成为一所办学特色凸显、信息化程度高、社会信誉良好、师生幸福感强的品牌学校,打造出一个自然与人文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智慧校园。

2.学校发展主要任务

截止到2020年,罗湖中学围绕以下主要开展工作:

——打造融一个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于一体的、彰显学校文化品位、凸显学校教育功能和凝聚功能的校园环境。

——统整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构建一个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特色课程协同发展的“智慧”课程体系,探索走班制,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开拓课堂内容与空间,丰富学生社团活动,开设校本课程60门,特色课程10门,精品课程5门,开设60个学校社团。

——建设一支理念先进、师德高尚、善教善学、结构合理、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实施教师培养“名师工程”、“青蓝工程”,培养3-5名省、市级名师,10-15名区级名师(包括名班主任),校级名师达到全学科覆盖,建设10以上校级科研名师工作室。

——以智慧平台为支撑,构建一个无边界、安全、环保、智能、多彩的校园。成为较强辐射影响力的深圳市信息化示范学校。

——学生身心发展健康、综合素质明显提升。学生学业进步率提高30%,国家中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100%。

——办学满意度明显提升。学生、教师对学校的满意度达到100%,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达到95%,社会(社区)对学校的满意度达到90%。

三、学校发展实施策略

(一)学校“水”文化建设工程

从学校办学理念、罗中元素中提炼出学校文化之魂——“水”,使其落实于静态实体文化与动态实体文化之中,让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展现视觉之美、和谐之美,凸显学校文化的教育功能和凝聚功能,打造一个文化品位高、教育功能强的育人环境。

1.“罗湖蓝”之“水”文化内涵阐释

罗湖中学提出“罗湖蓝”的概念,其物象联想对象为“水”。“《老子》云: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 “上善若水”隐喻罗湖中学对教育的深刻理解:教育最终的形态就像水一样润泽万物,培育出如水般澄清的灵魂。人追求的最高智慧、最高品质就应如同水一样——“利万物而不争”。《论语》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罗湖中学倡导的智慧课程、智慧平台、智慧学习、智慧评价就是要像水润万物一样,春风化雨式、润物无声式、疏通引导式、包容创新式培养教师学生自主发展,彰显个性,养成刚柔并济,至净至纯,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

罗湖中学“水”文化隐喻学校教育的包容精神、适应精神、创新精神、公平精神、服务精神、坚持精神、团队精神与教化精神。

2.“水之蓝”的静态实体(显性)文化建设

借助新校园改建之机,全力打造具有文化内涵的校园景观。以“蓝”为底色,用水滴、河流元素呈现的不同形态统一设计艺术图标,物化于学校的建筑装饰、物体标识,呈现出共性与个性、整体与局部、统一与多元的和谐之美,使校园整体环境得到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充分利用好橱窗、教室、标语、场馆等载体,让校园的每一处实物都“说话”,让每一处环境都育人。

3.“水之纯”的动态实体(隐性)文化建设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课外活动,创办艺术节、文化节、科技节、教师论坛、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体育文娱活动,创建学习型学校,用学术、书籍、科技、音乐、体育、美术等纯净师生心灵,美育师生生活,奠基幸福人生。倡导尊重、关爱、互助、合作的校风,使校园成为教师发展的沃土、学生成长的乐园,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

4.校史文化传承

传承学校历史文化,挖掘罗湖中学30年的校史,建设罗湖中学校史馆,增加学校师生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开设校史校本课程,开展校史文化活动,走进生活、走进历史、走向未来,形成“我是罗中人,我为罗中荣”的共同观念。

(二)“智慧课程”体系建设工程

以“和智慧一起幸福成长”为课程理念,统整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优化学校课程体系,构建一个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特色课程协同发展的“智慧”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涵,建立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制度,倡导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性学习,推进教与学方式的深度变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长发展。

1.完善“智慧课程”体系

(1)确立“智慧课程”目标。落实国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目标,采用学生综合素质“八个一”的校本化表达,关注学生个性和特色发展,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2)优化“智慧课程”结构与内容。完成基础性课程,大力开发拓展课程,打造特色精品课程。

“智慧课程”体系包括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涵盖人文课程板块和科学课程板块。

人文课程板块包括生命生活课程群、人文艺术课程群、体育竞技课程群。每个课程群下设若干校本课程。

科学课程板块包括科学与技术课程群,自然生态课程群。每个课程群下设若干校本课程。

将创意动漫、“三模”、机器人马球、蓝汐文学社、红树林观鸟等课程进一步打造成为学校特色精品课程。

罗湖中学“智慧课程”体系

课程理念:让生命和智慧一起幸福成长

罗湖中学“智慧课程”体系

国家课程

语文

数学

外语(英语、日语、俄语)

科学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音乐

美术

体育与健康

校本课程

拓展课程

人文课程板块

生命生活课程群

生涯规划

安全急救

烹饪美食

花卉种植

人文艺术课程群

快乐阅读

文化寻力

韩语、日语

土拔鼠动漫社

丹青绘本社

管乐、竖笛、打击乐、合唱

体育竞技课程群

篮球

摔跤

舞蹈

高智尔球

游泳

科学课程板块

科学与技术课程群

三模社

机器人马球

3D打印

无线电测向

机器人编程

生命中的科学

自然生态课程群

我们的深圳河

红树林观鸟

天文观星

赏兰悦心

莲文化的魅力

罗湖桥

特色课程

创意动漫

“三模”

机器人马球

蓝汐文学社、

红树林观鸟

(3)完善“智慧课程”实施安排。开足开齐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分为校本选修Ⅰ和校本选修Ⅱ。每门课程共开设10周,每个课程总学时数不超过18个学时。校本选修Ⅰ每周1个学时,共10个学时;校本选修Ⅱ每周2个学时,共20个学时。

2.建立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制度

学校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审议小组、评估小组,制定校本课程规划方案,每学期制定校本课程开发计划,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相关制度。推荐优秀校本课程参加市级“好课程”建设项目,并采取评优、评先、奖金等多种形式,鼓励教师开发校本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3.开展“智慧课程”项目制学习,深化教与学方式改革

(1)建构项目制学习模型。以“以生为本、在做中学、知行并重”为理念,以“智慧平台”为依托,采用“开放多元、科学智慧、人文审美、融通体验”的学习模式,实现“实践能力强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2)开展项目制学习。鼓励适合项目制学习的各学科组建项目制教学团队,整合全校教学资源,团队成员打破学科组界限,跨学科、跨科组、跨专业,由项目负责人、任课教师、外聘专家、教辅人员共同组成,共同开展项目计划、设计项目教学内容。

(3)创新“三案一体”课堂教学新模式。加强国家课程的落实,推行“三案一体”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将教案、学案、习案合为一体,形成完整的导学案,通过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应用等六个环节,实施“六维度”评价(参与度、自由度、亲和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开展有针对性分层分类教学,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实现学生学习探究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双提升。探索走班制教学、菜单式选课。

(三)学生素养提升工程

德育为先,落实学校学生“八个一”(一言一行、一书一画、一体一艺、一网一技)培养目标[1],坚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主题育人体系,实施通识教育,丰富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建设精品学生社团,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1.春风化人的德育工作

(1)顶层设计,完善德育体系及实施方案。确立“真爱、赏识、成就每一个学生”的德育理念,构建德育三个体系,即构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基本育人课程体系,构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基本管理体系,构建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核心的全员育人基本动力体系,细化实施方案,共同助力学校德育建设。

(2)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品行优、能力强、乐奉献的班主任队伍,定期开展班主任培训,定期召开德育创新专题研讨会,有效开展校际间班主任经验交流活动,鼓励教师开展德育课题研究,切实提升德育队伍“软实力”。

(3)整合德育资源、拓宽德育实施渠道。坚守校内阵地,充分发挥学校德育处、共青团、宣传队的组织作用;开辟校外阵地,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建立德育基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凝聚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2.学生个性个性张扬依托各类课程

(1)制定《罗湖中学通识课程》实施方案。明确“知识的广博性和学科的有机融合,实现知识的平衡和交融”的通识课程整体规划思路,科学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注重开设“看得见、摸得着”和社会发展现实关系密切、可引起学生兴趣和互动的课程,同时注意发掘各门学科所蕴含的人文价值观。

(2)丰富各类通识课程。丰富学校已开设的各类通识课程,如艺术类通识课程、基础学科类通识课程、社会实践类通识课程,并以学科周、艺术展演、作品集、竞赛、创客活动、实地寻访等各种活动形式呈现,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发挥个性的空间与自由。

3.科技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与学习素养

积极发展学校平衡车马球等科技教育特长项目,开发罗湖中学青少年创客系列指导校本教材。发展科技创新教育项目,成立罗湖中学创客实验室,开辟创客空间,让创客文化的种子在校园里生根发芽。支持学生参加国内外青少年创客节、科技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创新发明与申请专利。充分利用深圳科技创新教育的优势资源,与市内知名科技创新企业、研究院共同建立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合作关系,联合建设科技创新教师队伍,为学校创新创客教育打造优良环境。

4.创新艺术教育与活动新形式,培养学生艺术审美素养

形成罗湖中学艺术教育模式。探索实施开放型、自主化的艺术课堂教学模式,组织各类课外艺术活动,形成“课堂教学自主化、兴趣小组规范化、文体活动系列化”的艺术教育教学活动特色。

乐器进课堂,让每个学生学会一种乐器。坚持“快乐大课间”,千人奏竖笛传统活动项目,让音乐伴随孩子成长。

创意漫画教学,激发学生想象力,让学生体验幽默、创造、幸福,进而优化道德品质。

5.树立学生健康理念,增强健康体魄

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终身体育理念。坚持“阳光体育锻炼锻炼一小时”。面对学校缺少大型体育设施设备、空间有限的现实状况,充分挖掘现有体育教育教学资源,开设一批适合学校环境施设的体育校本课程,让学生养成运动健身爱好。

6.丰富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做强优秀社团。把有良好基础的土拔鼠漫画社、合唱团、管乐团、机器人马球队等社团继续做强,打造成为罗湖中学的名片、深圳市的品牌学生社团。

扶持潜力社团。加大人财物投入,扶持“三模队”、车模队等一批有发展潜力的社团,

办好各类社团。根据学生需求,支持开设各类社团,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学校社团,找到“适恰自己”的社团发展个性、发挥特长。

7.构建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体系

研发罗湖中学学生综合素养“阳光评价”指标。以深圳市中小学生综合素养培养试点学校项目为抓手,研究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多主体评价,通过等级、学分、发展性激励卡等评价形式,把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表现、实践体验活动、行为规范等方面的表现纳入统一的评价系统中,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全面反映出学生初中阶段的发展状况,作为毕业评价和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据。

开发《罗湖中学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系统》,以学校“智慧平台”为依托,开发一系列评价软件。

(四)师资队伍建设工程

立足校本,建设一支教育教学理念先进、师德高尚、结构合理、善教善学、有较强学生素养培养能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搭建教师发展平台,培养一批市级、区级“名师”。

1.开展师德教育,提升教师修养水平

狠抓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完善教师评价制度,弘扬优秀教师品质。

2.强化校本培训,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建立培训制度。建立学校教师专业层次发展标准,分批分类进行班主任、新教师岗前培训、和骨干教师“深业”培训。选送优秀教师参加市内外高端培训,鼓励教师学历进修,提高教师队伍高学历比例。

加强教研组建设。科组活动常态化、主题化,创建学校优秀科组。

建立网络研修和教研平台。依托“智慧平台”,开通网上论坛、教师博客、名师讲坛、学科共建网页等媒介,加强校内与校外教研交流,增强教研实效性。

3.制订梯级培养制度

按照分层细则,用5年时间培养一批教学效果好、科研能力强、有良好知名度的“名师”、“名班主任”。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积极开展“师徒结对”,加强跟踪培养,鼓励青年教师勇挑教学任务重担。进一步激发中年教师不断改进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领他们形成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特长,逐步成为学者型教师。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名师培养对象的辐射作用。

4.重视科研引领作用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加强科研骨干队伍建设,加强课题过程管理。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教师科研指导与研究培训。学校积极主动申报或承担国家级、省市级重大教育教学课题、科研项目,鼓励学科组、年级组教师积极申报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以科研推动教学,创建学校教科研品牌。

(五)品牌特色打造工程

将特色品牌打造作为学校发展战略的核心,立足学校实际,关注学生需求,充分发挥学校自身优势,打造优势项目,借助专家引领挖掘自身潜力,从自主建设着手,从试点进行尝试,由点到面、循序渐进,通过持续投入强化学校特色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

1.树立打造品牌特色的系统观

学校品牌特色创建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学校品牌创建要有系统观念:办学理念决定品牌、学校课程铸就品牌、管理服务维护品牌、文化建设提升品牌、教研科研助推品牌。“十三五”期间,学校要统一办学思想,完善课程体系,抓好课堂教学这一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以校长为首的管理团队在工作中用品牌的标准和尺度考量学校的一切工作,打造品牌,经营品牌,维护品牌。师资培养上有明确的指向性和层次性,重视和强化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将学校特色打造的任务真正贯彻落实到教师身上,抓好学校发展的核心:教师成长。用凝聚师生的向心力和精神纽带——学校文化,提升学校品牌新形象。

2.品牌特色打造项目

“十三五”期间,学校立足学校实际,重点打造“罗湖蓝信息化建设”、德育体系、青少年科技创新、土拔鼠漫画、千人竖笛演奏。学校成立项目小组,制订细化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建立科学有效的特色项目相关培训制度、经费支持机制,在教学能力、创新实践、团结合作、责任意识等方面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将学校特色打造的任务真正贯彻落实到教师身上,确保工作规范有序,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之中,稳定健康发展。

3.学校特色成果定期展示

学校依托各种有效载体,定期举办以特色项目为主要内容的竞赛活动,积极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展示学校特色成果,与兄弟学校、省市内外各相关活动团体加强互动交流,通过各类媒体对学校的办学特色、成绩进行宣传,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

(六)“罗湖蓝智慧平台”建设工程

创新信息技术手段,以全国“NOC”信息化教育实验学校建设、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建设、深圳市“智慧校园”示范校建设等项目为抓手,引领学校现代化发展,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创建工作,通过“洋葱变革”式、自外而内的推进方式,实现学习环境、教育内容供给、教与学方式、管理与评价的递进重构,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管理水平、开放服务水平的根本转变,实现学校的新发展。

1.建设智慧化教育教学平台

构建基于大数据的教学体系与办学质量监控体系,研发学生网上选课系统、学习资源系统、课堂评价反馈系统、作业管理系统、学业质量评价系统、课程教学资源库、教师校本研修系统等,改善现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为学生学习定制个性化课程表和学习计划,开展网上个性化自主学习、自我学习管理。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开发教师在线继续学习平台,提供和引进优质教师学习、培训课程,支持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汇聚教学中产生的大量数据,归并到校园大数据库中,通过数据挖掘、分析为学校教学决策、教学诊断、教学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建设学生电子成长档案,记录学生成长轨迹,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2.打造智慧化管理系统

开发应用“办公OA系统”、“教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财务资产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系统”等,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完善学校中英文网站建设,加强罗湖中学教育博客、罗湖中学教育公众号的建设,充分发挥网络在校内外传递信息方面的作用,提高管理效能。

3.构建智慧化服务保障系统

基于现有云平台,深度整合校园内各个系统,并引入物联网技术,实现综合应用物联化。

更新利用新技术,将大部分应用系统搬上手机或平板,实现应用设备移动化,满足师生需求,方便教育教学和管理。

以校园网络为载体,开发“师生一卡通系统”、“图书情报管理系统”、“家长服务系统”等,为师生、家长提供便利的校园生活服务和家校互动服务。

(七)开放合作教育工程

吸纳整合家庭、学校、社会资源,完善学校对内、对外开放办学机制,通过“开放办学”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发展方式,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扩大教育影响。

1.整合家校社资源,扩大学校影响力

充分挖掘利用家长、社区资源,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策略,邀请特定专业领域的专家、科技企业项目负责人、优秀社会工作者担任学校客座讲师,开设科技人文讲座。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开拓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路,最大程度的丰富课程内涵。

与社区建立良好互动合作关系。学校设施设备在非教学时段向社区开放,资源共建共享。通过师生走进社区、走访独居老人、共建文明社区等活动,建立社会(社区)与学校的常态联系,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2.搭建对外开放合作交流平台

联合市内外兄弟学校,共享办学资源,友好互访。

立足合作项目,制定与香港姊妹学校的教师、学生互访交流计划方案,采取人员往来、信息互通、课程交流、开展论坛等多种形式,合作层次由浅入深,从“交流”到“理解”,达“融通”而“提升”。学校加强中英文双语网站建设,拓宽世界了解罗湖中学的途径与渠道。主动对外教育联系,加入以学校为参与主体的组织,如国际教育创新联盟(IN-ET)。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国际教育交流合作项目、活动,为学校师生展示水平能力,提升国际素养搭建平台。

3.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中华文化

开设国际问题校本课程,加强国际意识教育,教育学生了解地球、认识世界,从小树立“地球村”、“我是世界公民”的观念,引导学生学会共处、学会合作、学会理解、尊重差异,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知和感受。加强外语教学,提高学生外语应用和跨文化沟通交流能力。学校“文化墙”布置设置“民族文化空间”和“世界文化空间”,推进具有国际化气息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国际理解教育环境。中外文化比较使让学生更加了解中国在世界文化中的位置和角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引导学生自觉弘扬民族精神和中华文化。

四、保障措施

(一)思想保障

办学思想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灵魂,通过学校发展规划具体到各项措施中,才能在实践中得到落实。学校将积极宣传本规划,把办学思想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共识,并成为自觉的教育教学行为。

(二)制度保障

坚持依法治校,完善现有的学校管理制度体系。完善校长负责制,建立校长负责、党支部监督、教职工广泛参与的学校管理机制,实行民主管理的议事、决策、执行制度。实行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中层领导竞聘制度,全体行政年度述职制度,形成“廉洁自律、务实高效”的干部工作作风。完善班级、年级、学校三个层面的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代表大会。完善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定期召开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

编撰完成《罗湖中学现代学校管理规章制度汇编》,为学校管理提供制度化、规范化保障。强化过程管理,制定完整的学校各类事务办事流程,明确各部门职责,实施精细化管理。

在广泛学习、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由各部门根据规划制定出各项目方案,并认真落实。加强监督反馈,及时做好规划各项目的检查测评,保障五年规划的顺利实施。

(三)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规划管理领导小组,具体实施规划的全程管理,努力做到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全员参与。

进一步实施人本管理模式。充分调动教职工、学生、家长、社会(社区)的能动性,积极参与学校建设与管理。在作出学校全局及广大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决策前,开展充分调研,吸纳合理意见。搭建平等对话交流平台,不断完善反馈制度。通过设立校长信箱、师生恳谈室、“家长面对面”等多种渠道搭建校长、教师、学生的沟通桥梁。

充分运用学校“智慧平台”、各类报刊等传统与现代媒体的有效途径,加快学校决策和信息的传播速度。落实校务公开工作,确保全校师生、家长、社会的知情权,营造相互尊重、平等、和谐的氛围。

(四)后勤服务保障

努力打造“规范后勤”、“满意后勤”、“健康后勤”和“平安后勤”。规范财务管理,勤俭节约,做到科学预算、收支清晰、严格管理。

设立安全保卫处,加强校园安全保卫工作。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演习,建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加大食品安全、传染病预防工作。

2017年8月










文章二维码分享



你是第位访客篇文章关键字搜索










Baidu
map